本期聊的是一个很土鳖很out的话题,可是尽管如此土鳖,仍然在身边广泛病态地存在着,所以权且简单聊聊,聊为谈资。

打开百度,输入“微信营销”,度娘温馨地告诉我“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900000个”。信息量好大,但是营养价值如何呢?仁者见仁吧。

我想说的是——能不能不要这么坑爹?  

 

  

起码在整个首页,都是“微营销”机构们极度自我的自我营销。

有了手机短信彩信,就有了短信彩信营销;有了电子邮箱,就有了电子邮箱营销;有了微博,就有了微博营销。再往后,就有了一个绝对高大上的概念:数据库营销。现在已经加进去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版块——微信营销。效果怎么样?谁用谁知道!总之,这些营销推广方式,总是没能摆脱“金刚大力丸”的宿命。当然,不能否定的是,还是有很多人、很多企业、很多品牌借助这种工具赚得了颇为丰厚的收获,但是然后呢?然后往往就是没有然后了。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品牌还是烧了这笔钱后,开始怀疑自己是真傻还是假傻。效果能没有吗?别说金刚大力丸,就是买一小瓶印度神油那也是效果明显的啊。可是营销服务者,应该怎样为服务对象的生意真正负责呢?

  

做网络营销外包服务公司,先要尊重营销的工具。

研究微营销,首先请非常明确微营销所使用的工具,以及他们的价值属性。微博、微信……技术先驱者们创造这些产品,用来解决社交、沟通、个人分享等“刚性”需求,人们的生活和对移动设备的使用体验也因这些产品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些产品与生俱来的价值属性就是社交、沟通和个人分享,在这当中植入营销植入推广本质来说并不是问题,但如果植入变成颠覆变成造反,那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就像看一部电影,基于剧情本身植入广告,本质上来说毫无问题,而且是值得鼓励的事情,但如果广告抢了剧情,甚至广告颠覆了剧情,那观众的反映就不会是吐槽那么简单了,绝对用脚投票。植入广告,要尊重电影和观众,做微营销也同样,首先要尊重工具和用户。

 

 “微营销”七宗罪

 所谓“微营销”,其实只是社会化营销的细分板块,在这个版块中,存在着跟社会化营销一样,甚至更加幼稚而且严重的误区。

 

过度推销:贪心过剩、急功近利,通篇赤果果推销自己的产品,恨不得让看到信息的人赶紧下单赶紧付款,自吹自擂、夸夸其谈往往在所难免,为达目的甚至不惜玩粗玩丑玩色情,各种推销信息无休止发送,在带来一定订单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被拉黑。

痴迷数据:从微博时代就诞生了大量所谓僵尸粉,运营者将客户作为肉鸡肆意宰割,懵懵懂懂的客户们花费不少银两购买大量的“粉丝”,制造出一幕幕美轮美奂的数据假象。杯具的是这一幕在微信时代依旧上演。而虚假繁荣的回复评论转发数,更是假到不行。

过于自我:自说自话、自以为是,缺乏互动,无意沟通。时刻关系自己是谁,自己要做什么,而严重忽略融入粉丝,极少关注粉丝心里所想,也极少关注粉丝对品牌的理解和情感,僵硬的品牌形象,让消费者敬而远之。

形式主义:别人做微营销,我也要做。怎么做?我不知道,我也不懂。那就先做着看咯。于是粉丝们看到的要么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帐号,要么就是一个成天转发些心灵鸡汤、“不转不是中国人”、“数百万人看到泪奔”的莫名其妙帐号。

管理涣散:忽略低调内敛、沉稳大方的含义,对负面报道、负面评论及负面评论者未能及时良好处理,产生干扰粉丝试听的内容急剧增加,品牌声誉随之一落千丈。内容管理、评论回复、争议处理缺乏及时应对与有效协调,管理漏洞过度明显。

精神分裂:立场不够坚定,左右摇摆,甚至转发一些社会领域争议性话题,而自身态度犹如墙头草般时左时右。对粉丝的评论处理也是态度摇摆不清,显得品牌精神分裂,难以获得粉丝的持续关注和深入交往。

高高在上:明星秀恩爱,企业秀成绩。对成绩过度痴迷,对地位过度痴迷,对口碑过度痴迷,些许成绩,就如陈光标做慈善般高调宣扬无休无止。不与粉丝互动、不与用户沟通,微信微博犹如通知栏一般存在,高高在上,令人高不可攀。

  

做“微营销”,先要树立品牌人格。

很多人认为品牌营销、品牌人格化是大品牌才需要做的事情,其实不然。现今市场,一如人际社会,一切重在沟通,而要沟通,首先需要让品牌具备人格特征,简单来说,就是让品牌像个人一样会说话、有性格、有情绪,要让人看得懂你。没有人格特征的品牌,就会像一块木头,就算上面刻上笑脸,依然是个死物,如何互动如何沟通?

大到一个大型企业,小到一家街边食肆,都需要建立专属于自己的粉丝圈(会员库),粉丝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灵魂、有性格、有情感、有情绪,要融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圈子,品牌就必须能够如挚友一般与他们共同呼吸、共同感动、共同快乐。要做到这点,仅仅做他们的生活点缀,或者给他们以心灵鸡汤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要能够想他们所想,说他们想说,做他们想做……要做到这些,品牌就不能是一个冷冰冰的存在,不能仅仅只是一个标注商品标注服务的符号。

 

最重要的并不是粉丝数量,而是粉丝质量。

单纯以“人数优势”考虑生意的问题,对品牌的发展来说是不够健康的。用户人数的扩增,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销售终端、媒体宣传、广告运动、公关活动、口碑传播……而当客户想要跟你沟通时,品牌更应该做的就是跟他沟通。教徒去到教堂想向牧师告解,可是牧师不好好聆听和启示,却没完没了让这位虔诚的教徒去给上帝发展教众,这样的牧师恐怕是会挨揍的。当用户在一个社交工具上看到自己钟爱的品牌,自然而然会把它当作一位熟知的友人,会想来交流自己的感受、沟通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快乐,这时候品牌方又应该怎么做呢?

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商品,对消费者来说,选择都不是唯一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要让消费者在诸多选择中钟爱与其中一个固定品牌。那么这个品牌一定需要在他的内心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个位置不可能只需要经营者能够撬动客户的钱包,更需要的是能够撬动他的心灵。撬动消费者的心灵,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让他变成品牌忠实而且有质量的粉丝,这才是“微营销策划”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